現有結晶器的電磁控制裝置是由一對乃至多對恒穩磁極組成,目前存在三種基本結構形式:即區域型電磁制動裝置、單條型電磁制動裝置和流動控制裝置。區域型電磁制動裝置是由兩對獨立的塊狀刺激按著磁極相反的方向,布置在水口的出流區域。它對水口的出流具有制動的效果,但此種裝置體積小、作用效果僅限于水口區域,不能對整個結晶器的流動狀態進行有效的控制;單條型磁極電磁制動裝置是在區域型電磁制動裝置的基礎上改進的,它改變兩對塊狀磁極為一對復蓋結晶器寬度的條形磁極,布置在水口的下部,研究表明單條型電磁制動裝置能夠有效地抑制水口出流穿入深度,壓縮下部回流區,但它在壓縮下部回流區的同時,卻引起結晶器彎月面處液面的波動加劇,也難以對整個結晶器進行有效的控制。流動控制結晶器由兩個單條型磁極組成,一條磁極布置在水口下部,另一條布置在彎月面區域。其特點是結晶器內存在上、下兩個水平磁場,且其磁場方向呈相反方向布置,這種結晶器能夠有效而合理地控制液鋼的流動狀態,但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存在漏磁(磁短路)現象,而是結晶器中磁場形式復雜,相互影響,控制調節困難。
本設計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避免漏磁現象,保證上下部磁場獨立性的結晶器流動控制裝置。
本設計的內容,其結構仍然是兩對磁極,其安裝部位與流動控制裝置相同,一條磁極安裝在結晶器水口的下方,另一條磁極安裝在彎月面區域,但與流動控制裝置不同,其上下兩條磁極同向分布。其原理是利用在磁場中同性磁極相互排斥,而且磁力線不能互相交叉的原理,由于磁場方向相同,不存在異性磁極相互吸引,就不會產生磁短路,不存在漏磁現象。
下面以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敘述本設計的內容。
圖1為本設計的磁場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設計在分體式振動結晶器上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部磁極,2下部磁極,3分體式振動結晶器,4浸入式水口,5中間包。圖中箭頭方向為磁力線方向,即磁場方向。
實施例,如圖2所示,上部磁極1和下部磁極2利用水冷線圈制成,通電后產生磁場,當線圈中通過恒穩電流時,必然會切斷磁力線,因而在液鋼中產生感生電流,從而使它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而改變運動狀態。
本設計不僅形式簡單,沒有漏磁,而且由于磁極結構的改變可以采用并聯的電源為上下兩個磁極供電,這樣就可以通過在上下部磁極的感應線圈中供應不同強度的電流的方法,來單獨改變上下部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結晶器流場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