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使用的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共有三個部分構成:即傳動輪、電磁線圈、驅動盤總成。傳動輪通過軸承安裝在壓縮機前蓋上,由發動機帶動運轉,線圈后端固定于壓縮機前蓋上,前端置于傳動輪相應的鐵芯槽內,驅動盤通過鍵聯接于壓縮機主軸上。工作時線圈通電,驅動盤吸合,皮帶輪帶動驅動盤運轉,驅動盤通過鍵帶動壓縮機主軸旋轉。而單向斜盤式特別是可變排量壓縮機,由于其結構特點,內部運動件產生一不平衡力矩,為保證壓縮機的正常工作,一般利用電磁離合器反向配重來保持配合。傳統電磁離合器通過驅動盤上加一配重板來實現。這種配重方式在保持整個系統的平衡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離合器本身處于軸向和徑向兩個方向的不平衡狀態,高速運轉時壓縮機及離合器震動等產生的噪音較大,隨著汽車工作對噪聲標準要求的提高,原結構離合器運轉時系統噪音不能達標,且為滿足配重需要配重板面積較大。
為解決已有技術中存在的配重板面積較大、噪音大、工藝性較差的缺點設計一種新的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他由傳動輪、電磁線圈及銜鐵組成,電磁線圈固定于傳動輪的鐵芯槽內,銜鐵與電磁線圈及傳動輪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銜鐵輪轂上設置一配重鍵盤并沿輪轂軸向前移一定距離,所述配重鍵盤與驅動板及簧片用鉚釘鉚接聯為一體。本產品的實質是將原驅動板配重分解,分為鍵盤配重和驅動板配重,鍵盤的法蘭面制成重量偏心,原驅動板配重減小重量,通過簧片、墊片等的組合鉚接,使配重鍵盤前移靠近吸盤摩擦面,最終使驅動盤整體重心前移,縮短了與壓縮機的軸向距離,減小了運動時的軸向彎矩,并且由于分開配重使得驅動盤基本上處于軸向平衡狀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得電磁離合器工作時震動大為減小,壓縮機系統噪音下降,解決了長期以來噪音超標的問題。另外本裝置的驅動板與輪轂及鍵盤采用鉚接聯接,比原來采用的焊接結構工藝性好,成本也有所降低。
附圖說明:圖1是本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圖1E-E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是本裝置的銜鐵的主視圖,它主要由吸盤1、輪轂5、三個簧片7、驅動板6組成,驅動板6上設有三個消音塞2,每個簧片7用外鉚釘8鉚接于吸盤1上;簧片7及內、外鉚釘3、8的位置是吸盤中心對稱設置的,輪轂5上設有配重鍵盤9,驅動板6、配重鍵盤9的法蘭面為非對稱一大一小的扇形結構,目的是為了給壓縮機系統平衡配重。如圖2所示,驅動板6、簧片7、墊片4及配重鍵盤9用內鉚釘3鉚接聯接,配重鍵盤9沿輪轂5的軸向Z向下移動3-5mm,位于吸片圓孔中,這樣可減小驅動板6的配重量及面積,使吸片整體中心下移,即縮短了電磁離合器與壓縮機的軸向距離,減小了壓縮機主軸運轉時的彎矩,在壓縮機高速運轉的狀態下,電磁離合器重心微小的前移使壓縮機彎矩減小,對減小震動及噪音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掃一掃,加微信: